1966—2018年河西走廊春季寒潮频次及影响因子分析
吕青松; 辛存林; 王瑞; 张勃; 张华
2020-06-28
发表期刊干旱区地理
ISSN1000-6060
卷号43期号:4页码:946-954
摘要基于甘肃河西走廊15个国家基准基本站点提供的196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春季(3~5月)逐日最低气温值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Spline空间插值法和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探讨了河西走廊地区1966-2018年春季(3~5月)寒潮频次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1)1966—2018年河西走廊地区春季(3~5月)单站寒潮频次总体呈下降趋势〔-0.098次·(10a)-1〕,其中1980—2010年寒潮频次呈显著下降趋势,2010年之后下降趋势变缓,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区域寒潮53年来频次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0.015次·(10a)-1〕。(2)近53a河西走廊地区春季三个月中,单站寒潮总量4月>3月>5月,其中4月、5月寒潮频次下降不明显,3月频次下降显著。(3)空间上,大致以北大河和黑河干流为界,两河中间区域春季寒潮频次低,而北大河以北和黑河干流以东区域则是寒潮高值区,走廊外围地区寒潮频次较高,且大多呈显著下降趋势,寒潮频次与气温距平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内部地区变化趋势不明显。(4)河西地区春季寒潮频次受气候变暖、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寒潮频次变化趋势存在地区差异。研究可提高对甘肃河西走廊寒潮演化过程的认知,为河西走廊气候变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河西走廊 寒潮 频次变化 影响因子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CNKI ; 北大核心 ; CSCD
语种中文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2001);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502302)资助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中图分类号P425.54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ir.nwnu.edu.cn/handle/39RV6HYL/743
专题实体学院_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机关部门(群众团体)_科学研究院(社会科学处、学术委员会秘书处)
通讯作者辛存林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第一作者单位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通讯作者单位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吕青松,辛存林,王瑞,等. 1966—2018年河西走廊春季寒潮频次及影响因子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20,43(4):946-954.
APA 吕青松,辛存林,王瑞,张勃,&张华.(2020).1966—2018年河西走廊春季寒潮频次及影响因子分析.干旱区地理,43(4),946-954.
MLA 吕青松,et al."1966—2018年河西走廊春季寒潮频次及影响因子分析".干旱区地理 43.4(2020):946-954.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1966—2018年河西走廊春季寒潮频次(2013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吕青松]的文章
[辛存林]的文章
[王瑞]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吕青松]的文章
[辛存林]的文章
[王瑞]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吕青松]的文章
[辛存林]的文章
[王瑞]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1966—2018年河西走廊春季寒潮频次及影响因子分析.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