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嗪衍生物在分子识别与自组装中的应用进展
李文婷; 曲文娟; 张海丽; 李翔; 林奇; 姚虹; 张有明; 魏太保
2017-06-02
发表期刊有机化学
ISSN0253-2786
卷号37期号:2017-10页码:2619-2639
摘要种类繁多的吩嗪类化合物对有机化学研究者来说并不陌生,它广泛地存在于有机天然产物中并且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含有天然骨架的吩嗪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简单,分子结构的功能化容易.该类化合物具有多个配位点和较大的共轭体系,使其容易形成氢键、离子键以及π-π堆积作用等弱相互作用.因此,吩嗪类化合物在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分子识别(MR)和超分子自组装(MS-A)是一直以来是超分子化学的两大重要的研究方向,综述了近几年来吩嗪衍生物在MR和MS-A中的应用进展.根据与吩嗪衍生物所作用的客体的类型的不同将MR分为阳离子识别(CR)、阴离子识别(AR)以及中性分子识别(NMR)三类.根据诱导因素的不同又将MS-A分为以下五类:氢键作用诱导的自组装(HBSA)、堆积作用诱导的自组装(ASA)、金属-配体作用诱导的自组装(M-LSA)、多种作用力协同作用诱导的自组装(MFSA)以及外界环境的导向作用诱导的自组装(OESA).
关键词吩嗪 天然产物 分子识别 超分子自组装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CNKI ; 北大核心 ; CSCD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中图分类号O641.3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ir.nwnu.edu.cn/handle/39RV6HYL/6705
专题实体学院_化学化工学院
科研机构_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文婷,曲文娟,张海丽,等. 吩嗪衍生物在分子识别与自组装中的应用进展[J]. 有机化学,2017,37(2017-10):2619-2639.
APA 李文婷.,曲文娟.,张海丽.,李翔.,林奇.,...&魏太保.(2017).吩嗪衍生物在分子识别与自组装中的应用进展.有机化学,37(2017-10),2619-2639.
MLA 李文婷,et al."吩嗪衍生物在分子识别与自组装中的应用进展".有机化学 37.2017-10(2017):2619-2639.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吩嗪衍生物在分子识别与自组装中的应用进展(5094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文婷]的文章
[曲文娟]的文章
[张海丽]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文婷]的文章
[曲文娟]的文章
[张海丽]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文婷]的文章
[曲文娟]的文章
[张海丽]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吩嗪衍生物在分子识别与自组装中的应用进展.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