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退缩迹地的植被演替
常丽1,2; 何元庆1,2; 杨太保3; 赵勇4; 朱国锋5; 牛贺文2; 张涛1; 杜建括1; 蒲焘2
2013-04-23
发表期刊生态学报
ISSN1000-0933
卷号33期号:2013-08页码:2463-2473
摘要运用空间代替时间,野外调查和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自小冰期最盛时以来的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裸地的植被演替各个阶段的植物群落组成及其数量特征,演替过程中植被类型的变化及其解释,小冰期冰碛垄年龄的估测这3个主要内容。累计调查的55个样方中共出现91种植物,已鉴定出63个种,分属于28个科,46个属,双子叶植物居多,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3种生活型的植物。通过统计分析各个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揭示出各个阶段植物群落的组成及其替代规律,即:在白水1号冰川末端近250a的退缩迹地上经历了裸地-草本-灌木-乔木的发展阶段。从生态位理论方面来看,这是由于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及适应性都是不同的,所以构成了不同演替阶段的各自迥异的植物群落,优势种往往是那些生态位比较宽、适应性较强,能在多个演替阶段出现的物种。演替就是朝着生态位不断分化,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方向发展,其中物种的替代过程实质上就是在生态位不断的分化与接近,激烈的种内与种间竞争的过程中进行着的。基于此通过综合分析海螺沟与玉龙雪山的地理区位特征,气候状况,植被演替过程以及玉龙雪山地区相关的树轮方面的资料,来尝试着估测白水1号冰川小冰期终碛垄的年龄大约在170—250a之间。
关键词植被演替 因子分析 生态位 冰川裸地 群落组成
URL查看原文
收录类别CNKI ; 北大核心 ; CSCD
语种中文
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s://ir.nwnu.edu.cn/handle/39RV6HYL/16431
专题直属单位_学报编辑部
实体学院_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实体学院_传媒学院(新闻学院)
机关部门(群众团体)_社会科学处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3.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西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
5.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常丽,何元庆,杨太保,等. 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退缩迹地的植被演替[J]. 生态学报,2013,33(2013-08):2463-2473.
APA 常丽.,何元庆.,杨太保.,赵勇.,朱国锋.,...&蒲焘.(2013).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退缩迹地的植被演替.生态学报,33(2013-08),2463-2473.
MLA 常丽,et al."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退缩迹地的植被演替".生态学报 33.2013-08(2013):2463-2473.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退缩迹地的植被演替.(952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常丽]的文章
[何元庆]的文章
[杨太保]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常丽]的文章
[何元庆]的文章
[杨太保]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常丽]的文章
[何元庆]的文章
[杨太保]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退缩迹地的植被演替.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